仰望的云辇-Z、云辇-X、云辇-P技术差异解读(来自懂车帝)
本文转载于9090社区,帖子链接:https://yy9090.top/thread-580153-1-1.html
作者: 728-弈成 时间: 2025-8-2 09:17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517701017589269042
一辆车的驾驶质感,70% 取决于悬架调校。看似简单的“弹簧 + 减震器” 组合,背后是材料科学、动力学仿真、智能控制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长期以来,先进悬架技术被国外巨头垄断,其专利壁垒形成 “技术护城河”,而比亚迪云辇技术不但打破垄断,还实现了新的突破。
近日我也有幸在仰望汽车与知乎联合举办的技术沙龙上与云辇技术的主要研发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深挖了背后技术细节,还乘坐体验了仰望U9、仰望U7,这就给大家细致汇报一下,记得点赞收藏哦。
先聊聊最具开创性的云辇-Z,目前应用在仰望U7行政旗舰上,从技术角度看,云辇-Z是用直线电机替代了液压减震器。直线电机通过电磁力直接驱动悬架运动,无需液压油或机械传动,能量传递路径缩短 90%,响应速度从传统悬架的 200ms 压缩至 5ms,这在汽车行业还是第一次实现量产交付,开创了全电悬架的新时代。
说着容易,做到难。普通人可能没概念这项技术要解决多少难题,作为从业者,哪怕是专门研究悬架领域的都会惊叹比亚迪人才技术储备之深厚,关于这套悬架悬浮电机是如何避免电磁干扰?传感器如何实现50微秒级(微秒是百万分之一秒)的探测速度、10 微米(微米是百万分之一米)探测精度?如何做好整套系统的热管理?真是满脸问号。
云辇-Z的悬浮电机峰值功率50kw,接近海鸥车型的功率,如何做好热管理。他解释到云辇-Z的电机只有峰值场景下才是50kw,正常城市道路或一般颠簸道路是远小于这个值的,并且为了管理其温度专门设计了一套热管理系统。
云辇-Z目前是用在了仰望U7这款车上,让这款车的舒适性达到了新高度,车辆零百急加减速时,可实现俯仰角小于 0.5°,用户基本感受不到俯仰感;过弯时能创造最大角度可达 - 2° 的负侧倾角功能,进一步改善乘客的体感,有效抑制晕车感。得益于1毫米级的精准车身调节能力,仰望U7麋鹿测试成绩也达到了最高95.78km/h,操控性与安全性都是质的飞跃。
再看云辇-X技术,目前应用在仰望U9超跑上,从技术角度看,云辇-X技术是悬架中的减震器是液压系统(双阀液压减振器),可实现全主动控制(表现为可以大跳),并且取消了横向稳定杆可实现四轮的完全独立控制(可以跳舞)。云辇-X是全球首个高电压主动悬架系统,在最大主动力、平均高度调节速度、阻尼宽度三项核心指标上,碾压目前行业主流的电液悬架,可实现最大调节行程 75mm,单轮最大举升力超 1 吨。
最核心的两个元件之一的双阀液压减振器,全栈自研,具备超大阻尼带宽,采用双腔结构设计相比于单腔减振器在垂向滤震、响应速度、调节带宽上都有明显优势。
五合一动力源,全栈自研,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并大幅领先行业,单轮举升力达到1吨,是行业主流水平的2倍,支撑仰望U9超跑车辆原地起跳(垂直跃起高度达 8 厘米)及高速飞跃(120km/h 时速下连续三次飞跃,距离超 6 米),调节速度也是行业标杆,从最低到最高车身高度仅需 0.4 秒,可快速应对路面突变(如坑洼、减速带)。
最后看看云辇-P技术,目前应用在仰望U8硬派越野上,也被比亚迪方程豹豹8与豹5采用。从技术角度看云辇-P技术是悬架中的减震器是液压系统,通过控制减振器进油量与阻尼阀开度,实现悬架高度与刚度的无级调节。具备多级缓冲蓄能器吸收冲击能量,降低越野时的车身振动。
比较实用的越野功能如四轮联动机制,原理是对角车轮通过电磁阀组互联,当单轮悬空时,油液自动分配至对角轮,延长悬架行程,保障四轮动力输出。这在越野场景下,轮子陷到泥里、雪里,脱困能力会很强。
仰望的云辇-P技术,是国内首个量产主动悬架,一举打破了博世、采埃孚等传统底盘供应商的技术封锁,以往主机厂哪怕采购他们的技术,也只是允许调调参数罢了。
而如仰望U8这样的新能源硬派越野,车身更重,智能化程度更高,传统供应商的技术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仰望汽车的需求。正因为是自研,全栈可控,才使得仰望U8配云辇-P玩出了花,面对悬空打滑,高空跌落、飞坡落地、露营调平等场景都应对自如。
本文转载于9090社区,帖子链接:https://yy9090.top/thread-580153-1-1.html